数字人的虚拟与真实

  • A+
所属分类:heygen ai百科


“主播是真人吗?”


在越来越多的直播间里,观众发出类似的疑问。


不怪观众,只因虚拟数字人主播实在太以假乱真了。


他们是数字人,随着前些年“元宇宙”概念的火热,和ChatGPT人工智能大模型浪潮小小地“狂飙”了一把,逐渐走进大众视野。


11月14日,浙江省卫健委联合支付宝发布了一款数字健康人“安诊儿”,为患者的导诊、取号、签到等提供实时引导。


在“安珍儿”推出前一天,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全军首位虚拟数字军人正式定名“穆兰”。


数字人的虚拟与真实

▍类似的数字人近年来大量推出 来源:中国军号

数字人的虚拟与真实


近年与数字人有关的政策文件也屡见不鲜,今年8月,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《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,提出“培育一批知名数字人,打造数字人标杆产品和品牌”“加快数字人客服、实景导航等在政务服务应用”。



数字人如此被看重,在各关联技术迅捷进步的今天,数字人已与真人无异——躯体动作之外,动作捕捉设备同样可以记录人面部肌肉的变化,比如说话时眉毛扬起的角度,微笑时嘴角咧开的弧度等,使数字人的“皮”愈发真实。


数字人的虚拟与真实

▍这类技术以往常被运用在电影拍摄上

数字人的虚拟与真实


一些高精度、超写实的数字人,乍一看已分不清真假。还可以定制扫描本人脸部数据,最后建出一个和本人几乎别无二致的数字模型,让人直呼:“我成替身了?”


数字人的虚拟与真实

▍根据主持人形象制作的数字人 来源:青蜂侠

数字人的虚拟与真实


AI技术的快速发展,使虚拟形象不再是一个空壳。人的动作习惯、遣词造句、说话口音都可以被AI归纳和模仿,GPT可以帮助撰写文本再生成对应音频,并匹配相应动作和表情。愤怒时横眉竖目,激动时挥手拍桌,一颦一笑都有真人的神韵。


特别是新闻播报、天气预报这样内容相对固定,“套路化”明显的领域,主持人往台上一坐,不需要什么动作,也没有太大的表情和情绪变化,特别适合AI技术+数字人的发挥。


数字人的虚拟与真实

▍俄罗斯 Svoye TV 推出的天气预报数字人主持 

数字人的虚拟与真实


观众评价,除非一直紧盯着嘴角,能够稍微看出些许不自然,别的地方与真人无异。甚至能比真人做得更好,永远不会口误念错字。只是目前AI生成的语音还略显青涩,无法做到声情并茂地讲演。



折腾数字人是为了什么?


虚拟数字人有着真人演员、主播众多无法比拟的优势。


以近年来风头正盛的直播带货为例。


明星纷纷下场,动辄场均几百万收入,带货“一哥”李佳琪更是屡上热搜。风口之下,风波不断,带货“翻车”的演员明星比比皆是——商品品质无法得到保障,定价虚高陷入割韭菜、坑粉丝的泥潭。不仅是“翻车”损害演员本人积攒的口碑和人缘,经常在镜头前吆五喝六,对演艺事业的发展也会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。


头部大主播其运营模式和个人风格深度绑定,对幕后商家和机构存在不可控的风险。比如创下“YouTube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”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顶流网红李子柒,其与背后经纪公司杭州微念爆发纠纷,内容停更至今已有800多天,两败俱伤之下一地鸡毛。


数字人的虚拟与真实

▍4800万粉丝的账号,最后一次内容更新停在2021年 

数字人的虚拟与真实


至于广大腰部主播,主播这一行业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更是冷暖自知,工作强度大,作息昼夜颠倒有害健康,收入不稳定。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《中国网络表演(直播与短视频)行业发展报告(2022-2023)》显示,以直播为主的主播中,月收入5000元以下占比95.2%,月收入5000—10000元占比只有2.6%,再往上占比凤毛麟角。


行业暴露出的种种问题,或许数字人能找到解决方案。


技术加持下,一个真人主播能够同时控制多个数字人分身,驱动多个直播间,效率提升,同时兼顾直播效果。此外,数字人形象多变,可写实,也可实现动漫风格,满足不同观众需求,弥补主播自身形象固化等缺陷。


数字人的虚拟与真实

▍数字人的不同风格 来源:央视网

数字人的虚拟与真实


最重要的是,数字人不会疲倦,AI驱动下能实现数十件衣服随时换装,24小时不间断直播,哪怕直播效果远不如真人,也有商品和平台的露出价值。对于背后机构和商家,除了直播成本降低,最重要的恐怕是数字人品牌权益能够完全掌握在手中,最大程度规避风险。


当主播光环逐渐褪去,回归成一门常规职业,数字人技术会是一个好选择吗?



那么,用户体验呢?


五花八门的其他需求先放一边,观众的核心追求唯有观看体验。不管是叫数字人,还是叫虚拟主播、AI主播,虚拟形象首先带来的就是隔阂感和不真实感。


虚拟模型做得再精致,动作表现得再细致,与人演化了千万年的神经系统和五官比起来,还是有所差距。甚至可能会产生“恐怖谷”效应——人形玩具或机器人的仿真度越高,人们就越有好感,但在相似度临近100%前,这种好感度会突然降低,越像人反而越反感恐惧。


至少现在,数字人带给人们的体验仍处于好奇阶段,但未来谁知道呢?


科学技术的发展超出人们的想象,三十年前的人设想未来,不会想到人手一块“黑色镜子”,能解决几乎所有生活问题。近几年数字人领域的技术进步肉眼可见,或许在不远的将来,动作生硬、表情僵硬、语音刺耳等问题都能逐步得到解决,“人工智能”也会摆脱“人工智障”的调侃,使互动性、沟通有效性大幅提升。


数字人的虚拟与真实

▍即使是资讯类问题,ChatGPT也会犯傻

数字人的虚拟与真实


目前,许多主流视听媒体推出的数字虚拟人,除了前文提到的解放军记者“穆兰”,还有央视网“小C”、上海广电“申雅”、山东广电“岱青”等等,基本上都处在尝试探索阶段,并没有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点。小众领域的虚拟人还有老牌虚拟歌手洛天依、新生代虚拟美妆博主柳夜熙,以及被戏称为“腾讯长公主”的虚拟偶像星瞳等,也是在各自的圈子里不温不火。


技术初衷与应用效果的落差,永远是新技术诞生后逃不脱的难题此前浙江宣传的一篇《AI客服何时才能“听懂人话”》,就对AI客服的使用乱象进行了批驳。


“问东你答西”的AI客服把用户气得七窍生烟,却还是广泛铺开运用。同理,商家机构出于各方平衡的综合考量,数字人技术会如何使用似乎与观众并不相干,数字人主播、数字人导游导购将一步步走入岗位,唯有广泛应用才有发展进步空间。


所以,为何不放下当前的猎奇或不耐烦,让子弹再飞一会


作者:

赛博面壁,因特悬丝。

-飞鸟与禾X陈圣木-



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仅限本次推文使用

编辑:飞鸟与禾X陈圣木


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