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 年接近尾声,如果是你,会用哪个词概括它?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的工具,每年最有代表性的词汇,如同言简意赅的线索,反映社会的流行趋势,折射人类的共同情绪。按照惯例,剑桥、牛津、韦氏、柯林斯等各大词典都选出了自己的年度词汇,众望所归,AI 的存在感高得前所未有。从几大年度词汇身上,我们能够看到这一年,人类是如何被 AI 所改变。荣誉属于人工智能——年度词汇:#AI几大权威词典里,柯林斯词典最为直接,把 2023 年度词汇选为「AI」。今年,AI 一词的使用量增加了 4 倍,被定义为「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人类思维功能」。柯林斯词典认为,这句定义指向了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忧虑:AI 真的能变得像人类一样吗?如果可以,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?以上问题确实很重要,是 AI 教父从 Google 离职的导火索,是签署请愿信暂停 AI 开发的硅谷企业家的理由,也是 OpenAI 首席科学家 Ilya 推进「超级对齐」的初衷。AI 将带来繁荣的新时代,但首先必须防止它的危害。然而,大多数人对 AI 的发展并没有发言权,唯一的选择是使用它,然后渐渐离不开它。OpenAI 总裁 Greg Brockman,近日分享了 Reddit 一则很有意思的提问:用 GPT-4 解决过哪些你自己本来无法解决的生活难题?我们的一篇文章对答案做了梳理。写电子邮件、修改简历、改善心理健康、学习入门知识、激发创意灵感......AI 确实影响和改变着一些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。1966 年,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家 Joseph Weizenbaum 发布了 ELIZA(以萧伯纳戏剧《皮格马利翁》中的角色命名),这是第一个允许人机之间进行类人对话的程序。以今天的眼光审视,它显得十分粗糙,只是在用户的问题中寻找关键字,提取出来给予回馈。Weizenbaum 的初衷是展示计算机对人类语言的理解多么肤浅,但让他意外的是,人们依然对 ELIZA 着迷,关在房间几个小时,就为了和它说悄悄话。之后,对计算机程序产生的拟人化依恋,被称为 ELIZA 效应。如今,ELIZA 效应加速蔓延。其实 AI 早已无处不在,打败围棋冠军、推动自动驾驶、推荐兴趣歌单,但要么离生活很远,要么像空气一样存在但不为我们感知。大多数人都未曾猜测到,2022 年末的一天,AI 又从一个对话界面开始,和我们的个人生活息息相关。无论对错,AI 什么都可以回答,与此同时,它的使用场景越来越日常。9 月,ChatGPT 推出语音和图像功能,能看、能听、能说话。五感是人类和世界互动的方式,也正在成为我们与 AI 的互动方式。Sam Altman 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,人们第一次使用 ChatGPT 时,可能感觉它更像是一种生物,而不是一种工具,但最终他们习惯了它,并看到了它的局限性。我们与 AI 的互动不仅关乎知识,也潜入了情感的深水区。过去一年相关的产品层出不穷,包括 AI 伴侣 Replika、情商突出的聊天机器人 Pi、Meta 以名人为原型的 20 多个 AI 角色、上演现实版《她》的 AI 女友 CarynAI......它们的态度亲昵,除了文字还可以语音对话甚至视频聊天,给予不被辜负的友谊和浪漫关系,满足现实之中未曾得到的社交需求。正如曾被 Bing Chat 深情表白的《纽约时报》撰稿人 Kevin Roose 所说:我感到一种不祥的预感,AI 已经跨越了一个门槛,世界将永远不一样。 真实与幻觉——年度词汇:#Hallucinate、#Authentic、#Deepfake不过,Bing Chat 对人类的表白当不得真,这种 AI 生成的虚假信息,用术语说是「幻觉」。微软 CEO 纳德拉甚至觉得外界有些大惊小怪:「我们没想到有人会在发布后 100 小时内进行荣格分析。」「幻觉」对 Google 来说,则是一件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的丑闻。2 月,对标 ChatGPT 的聊天机器人 Bard 在演示时犯了有关韦伯望远镜的事实错误,导致 Google 市值蒸发超过 1000 亿美元。直到现在,聊天机器人仍然频繁地产生「幻觉」。11 月,由 Google 前员工创立的初创公司 Vectara,研究了各个巨头的聊天机器人幻觉概率,最低的是 3%,也有 5% 和 8% 的,最高甚至达到了 27%。因为这个词对生成式 AI 的特殊意义,Hallucinate(产生幻觉)被剑桥词典选为了 2023 年度词汇。「Hallucinate」原指人类因为生病或吃药等原因,似乎感觉到了不存在的事物,现在又多了一层含义——「当 AI 产生幻觉时,它会产生错误信息」。剑桥词典认为,生成式 AI 固然是强大的工具,但它的「幻觉」提醒我们,留意虚假信息的危害,用批判性思维安全有效地与之交互,人类的专业知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。和剑桥词典恰好构成反义词,韦氏词典的年度词汇是 Authentic(真实的、原汁原味的),这个形容词可以修饰美食、艺术品、文化体验甚至某人性格,强调没有虚构或伪装。Deepfake(深度伪造)也在韦氏词典的 2023 年数据里名列前茅,可以看作和「Authentic」的一体两面。剑桥和韦氏的年度词汇,很适合当合订本看,过去的一年里,「真实」与「幻觉」的交锋,因为 AI 出现在文字、图片、歌曲、视频等一切内容。MidJourney 让教皇穿上了巴黎世家风格的羽绒服,模拟地震和海啸事件,甚至捏造登月花絮照片。HeyGen 让泰勒·斯威夫特说着匹配口型的地道中文。SoVITS 教「孙燕姿」演唱《发如雪》《难念的经》《爱在西元前》......有人走过路过看个热闹,也有人先天下之忧而忧。毕竟在大多数情况下,色情、政治和谣言总是先行。过去我们常说无图无真相,但在不远的未来,有图也不是真相,有视频可能也不是真相。如果脱离真实与幻觉的非黑即白,AI 也在为创作注入新鲜血液。最近,AI 扩图的离谱笑话火爆抖音,远超人类脑洞的幽默感打遍天下无敌手。我也体验了一番,让京海的鱼贩子高启强瞬间穿越到非洲发展生意。其实背后的原理并不新鲜,早在去年 8 月,OpenAI 的 DALL·E 就用「Outpainting」功能扩充了肖像画《戴珍珠耳环的少女》,AI 为孤零零的人物生成了画风和谐的房间。戏说不是胡说,生成不是乱造,AI 考虑了原始图像的视觉元素(包括阴影、反射和纹理)才会下笔,只是很多扩图工具的水平还不那么稳定。文生图工具之外,文生视频给我们的感官带来了更为直观的冲击。AI 视频生成头把交椅 Runway,近日上线了「Motion Brush」(运动笔刷),对着任意位置轻轻一刷,就能让静态图像动起来。Runway 的新晋劲敌 Pika 也不甘示弱,不仅能从文本提示词直接生成视频,还能修改特定区域、添加拍摄技法,等于一键完成了很多后期工作。这些并非「真实」的创作,像是为女神维纳斯接上断臂,展示艺术的又一种可能性。或许 AI 距离长电影的创作还有距离,但可以预估它在短视频领域的潜力,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导演、编剧和编辑。只是,当我们看到某张图片、某段视频时,最好不要默认它们是真实的。人的创作与 AI 的创作——年度词汇:#prompt其实,虚假图片、虚假语音、虚假视频存在良久,以前有过无数次的讨论与争锋,然而到今天,它们才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问题,因为创作方式在变化。和 AI「聊天」也是在创作,我们输入的内容就是「提示词」,它的质量直接影响了 AI 生成的内容好坏。提示词渐渐被视为可以分出高下的人类创作,甚至衍生出「提示词工程师」之类的高薪职位。今年的年度词汇,prompt(提示词)榜上有名,虽然没能成为牛津词典的冠军,但闯入了决赛圈的四强。牛津词典发现,prompt 的使用量大幅增加,但在 2022 年之前,它甚至很少出现在语料库里。与 AI「聊出来」的作品,是否算作人类的创作?11 月底,AI 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第一案的一审落幕,给出了一个可能的答案,判决的依据就和提示词有关。原告是使用 AI 工具生成图片的小红书用户,被告是抹除水印搬运上述图片的百家号账号,判决的核心是,被告自顾自地搬运固然不妥,但原告的 AI 生成图片可以受到著作权保护,让创作者维权吗?在本案中,AI 生成作品的著作权和独创性得到了认可,因为存在「智力投入」。虽然原告没有动笔画画,但设计了提示词,设置了参数,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化表达,同时 AI 不具备自由意志,不是法律上的主体,不存在两个主体之间确定谁为创作者的问题。从本质上说,本案的法官认为,AI 就是工具,人类使用 AI 生成图片时,就是在进行创作并享有著作权。然而,当人类用 AI 创作,究竟谁是主体,以及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权,至今还没有共识。美国版权局的观点就和这次判决不同。2 月的一次判例中,虽然艺术家设定了提示词,但美国版权局认为,AI 不像相机等工具可控,艺术家的输入和 AI 的输出相距甚远,所以 AI 生成图片不能被视为人类创作,无法获得版权保护。用 AI 生成图片的漫画.观点的争议不影响一个事实:从前,创意主要来自于人类,不管是大脑、对话、书籍还是互联网,现在我们将部分过程外包给 AI,和它达成未知的合作关系,同时结果并不可控。之前爱范儿采访过从业五年多的插画师小徐,AI 已经融入了她的工作流,Midjourney 是主要工具之一,速度快,效果也好。与此同时,AI 的结果好坏,仍然存在概率问题。综合了优缺点之后,小徐使用 AI 的方式很灵活,可以用它生成整张图,也可以用它生成背景,再将素材 P 上去或者自己画,或者再搭配其他 AI 工具使用。AI 未来能不能比人类画得好,能不能在作品上署名,是个体无法决定的。但至少,成为一个实用主义者,不排斥新技术的学习,可能会更好地面对未知的冲击。总的来说,2023 年,是我们开始探索如何和 AI 共存的一年。AI 影响了方方面面,包括语言,正如《剑桥词典》所说:新技术带来了新语言。 除了选出年度词汇,剑桥词典还添加了不少新的 AI 相关定义,包括大语言模型(LLM)、生成式 AI(GenAI)和 GPT。一些已有的单词,今年也采用了与 AI 相关的附加含义。与此同时,剑桥词典还在发起投票,考虑是否把更多与 AI 有关的词汇添加到词典里。语言是思维的载体,科幻电影《降临》中,人类派出语言学家尝试与外星生物交流,而在现实里,人类与 AI 已经在使用自然语言交流,但也有一些新的词汇出现,或者旧的词汇有了新的含义。有趣的双关出现了。ChatGPT 之类的生成式 AI,既能说出类似人类的语言,又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语言的使用。一个冥冥之中的巧合是,韦氏词典宣布「真实」是年度词汇的同一天,《纽约客》的特稿谈到英伟达正在推动 AI 革命。2023 即将过去,我们又将迎来新的、或许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一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