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数字人纪连海开讲,还是《百家讲坛》那个味儿?

  • A+
所属分类:heygen ai百科

头发花白的纪连海端坐台前,身穿黑色中山装,一脸严肃。背景是一幅飘渺的水墨画,古色古香的氛围里,他摊开双手,讲起了康熙去世背后的故事。

如同多年前在电视上一样,他说书般大讲历史,听者如痴如醉。但请不要误会,这并非是某个新上线的文化节目,也不是什么线下讲座,而是由AI创作的一段知识短视频,除了纪连海的声音外,画面中的一切基本上都是虚拟的,包括嬉笑怒骂的纪连海“本人”。

这个场景很难不让人梦回《百家讲坛》。十几年前,纪连海、于丹、王立群等名师在《百家讲坛》上口若悬河,带领电视前的观众回溯历史,这档节目更是成为无数年轻人的“文化启蒙第一课”。

随着时间流逝,历经从电视媒介到移动互联网的热潮,不少名师一度消失在大众视野中。而今,他们以全新姿态回归知识科普赛道,“AI纪连海”就是例证之一。

《百家讲坛》让“正史”更有趣

还记得《百家讲坛》上的那些名场面吗?

在纪连海老师的“拍桌子瞪眼”中,乾隆、纪晓岚、和珅等古人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,让人们看到一个不同的清代君臣群像。除了精彩的演绎,也有人娓娓道来,王立群教授解读《史记》时,曾留下金句“人性的弱点是只问结果,不看过程”。

这就是《百家讲坛》的魅力。这档节目于2001年首播,不仅让中华优秀文化普惠大众,更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科普行业的发展。从某种角度来说,《百家讲坛》所引领的正是国内文化科普的1.0时代,也就是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时代,这档节目就这样走在了风口潮头。

《百家讲坛》最早的定位是“电视大学”,然而初期的策略并未奏效。直到2004年,节目开始转型,宗旨也变成了“让专家、学者为百姓服务”,专家学者仍旧是主讲人,但重点放在了“百姓”身上。

引爆《百家讲坛》收视率的是历史学家阎崇年,他主讲的《清十二帝疑案》一经播出就收获大量关注,《百家讲坛》由此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条路。

2005年,北京市的一位中学历史教师登上《百家讲坛》,他就是纪连海。一口地道京腔,搭配说书人般的演绎能力,纪连海凭借“正说清代名臣”系列,让电视剧里的纪晓岚、和珅、刘墉走下了戏台,以另一种形象来到了全国观众面前。纪连海的讲课功力更让人们意识到:原来“正史”并不一定就比“戏说”无聊,《百家讲坛》的收视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
▲纪连海在《百家讲坛》

这不仅是节目的成功转型,更代表着一批历史文化内容科普新秀的崛起。他们不以权威立身,而力求内容表达的效果,通过并不那么严肃的方式解读史书典籍,让曲高和寡的“王谢堂前燕”开始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
知识科普1.0时代以王立群、于丹们的爆火为起点,电视媒介的知识科普也进入黄金时期。从那时起,“文化偶像”这个名词开始出现,并且不断扩大影响力。

当时,《百家讲坛》成为一种文化现象,孙丹林、梅毅、蒙曼、李清泉、郦波等一批又一批学者先后走上讲坛,历史文化科普的薪火在他们的讲述中传承着。他们让更多人爱上历史,渴求知识,从而在全社会树立起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。

历经22年,《百家讲坛》仍在播出,尽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短视频等各种传播形态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认知,电视媒介也不再是绝对的主流,但该节目仍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,更重要的是其所孕育的科普精神得以延续下来。

百家名师,走向网络

科普2.0时代已经来临。

科技的洪流奔涌而至,移动互联网渗透进每个人的世界,随之而来的是无以复加的海量信息。从图文到视频,再到短视频、播客,凭借各种形式与渠道,光怪陆离的内容吸引了我们的眼球,更冲刷着我们的认知。面对高密度信息的同时,一个问题也开始困扰我们:该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互联网内容中搜寻和发现价值点?

于是,知识开始“回归”。2019年以来,人们对“高质量知识”的渴求被重新点燃,深度知识内容再次成为各大平台的宠儿。尤其在短视频领域,一批知识创作者迅速崛起,他们遍布自然物理、社会科学、人文艺术等各大专业领域,新一批知识IP新星在抖音、B站、秒懂百科等平台冉冉升起。

知识内容百舸争流,新时代的知识自媒体也由此成为科普2.0时代的生力军。另一方面,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走出象牙塔,开始选择以短视频等新玩法输出内容。从近年来爆火的网红学者罗翔、戴锦华,到汪品先院士、吴於人教授,各领域的顶尖专家纷纷尝试通过网络开启自己的科普新征程。

值得关注的是,历史文化仍是网络知识内容最重要的领域之一,大批历史文化博主陆续涌现。

事实上,《百家讲坛》名师们也在以不同姿态进入新的知识科普时代。有的选择坚守电视媒介,利用央视平台开展知识输出。比如郦波教授、“古典女神”杨雨,离开《百家讲坛》后就选择继续在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等文化节目上发光发热。

而更多名师选择积极拥抱变化。从阎崇年、纪连海到孙丹林、康震,越来越多从《百家讲坛》走出的名师开始入驻短视频平台,通过新方式输出知识科普。

被誉为“最学术”百家讲坛名师的王立群就是其中之一,他开始在抖音等平台上运营自己的知识科普账号。不同于《百家讲坛》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的高强度输出,在抖音上,他开始用简单的问答形式来输出内容和加强互动,“秦始皇为何能反杀荆轲?”“修长城到底有多劳民伤财?”王立群教授会在短短一分钟里用凝练的语言解答这些问题,并收获了不小关注度。

王立群抖音作品

值得关注的是,在各大平台中,有一个平台似乎更受百家讲坛名师们青睐,因为他们在这里更能呈现接近于《百家讲坛》时候的内容输出效果,这就是百度秒懂百科。

在秒懂百科上,我们又一次看到了纪连海、孙丹林、梅毅、李清泉等百家讲坛名师的身影。但不同于其他以流量算法为主要分发规则的平台,秒懂百科依托百度强大搜索生态,并承担起与百度百科类似的功能性作用,力争给受众更体系化和更完整的知识内容,而这恰与百家名师们的内容输出特点不谋而合。

换句话说,虽然同为短视频形式,但秒懂百科不同于其他平台的碎片化知识科普,更讲求长效完备的科普能力。借助每一个词条之间的联结,名师们将其在《百家讲坛》上的系列节目通过短视频形式搬上秒懂百科,从而通过多角度的解读构建起一个知识谱系,帮助受众达到触类旁通、举一反三的收看和学习效果。

“不能接受这一头白发,记忆还停留在高中时期的《百家讲坛》。”开篇提到的AI数字人纪连海视频下,观众们发布评论感慨着时间如白驹过隙。还有人提议,“纪连海老师,建议(您)多出来讲讲历史,让年轻人感受历史的变迁。”

AI纪连海视频网友评论

这条视频就是秒懂百科携手纪连海推出的知识内容产品之一,借助技术进步,百家名师们正在新平台上复现属于他们和《百家讲坛》的高光时刻,牵动着无数关注者的回忆。而在情怀背后,更蕴藏着新科普时代的曙光。

AIGC技术加持,《百家讲坛》精神复兴

尽管网络内容生产的效率越来越高,但对于百家名师们这样的科普“前辈”们来说,各种问题仍困扰着他们。

在科普1.0时代,借助电视这样绝对强势的大众媒体,百家名师们并没有太多“流量焦虑”,只要拿出好内容,就能获得相应的曝光与热度,流量逻辑比较简单。

而在科普2.0时代,移动互联网颠覆了内容的生产规则,主流媒介渠道转换为多元输出形式,单方面输出变成双向互动,文化产品输出的底层规则发生变化,名师们需要不断适应新变化,但对于年事渐高的他们来说,这并不容易。

名师们不再借助主流平台的文化节目,而是选择以个人IP输出内容,也开始从“正规军大团队”转向“单兵作战”,那么就更需要优质的内容制作团队配合。以一个百家名师IP为例,从前期内容策划开始,就需要考虑网络热点情况,避免出现内容“冷启动”而无法获得优质流量。

到制作环节,除了内容本身的撰写之外,从搭棚、录制到后期制作、剪辑,都需要创作者亲力亲为。账号运营方面更不必说,能否搭上热点,实现高效分发传播,乃至与受众趣味互动,无一不是难上加难。

更重要的是,做网络内容需要高频更新,才能保持热度与关注度,这对于许多上了岁数的百家名师们来说,更是对身心精力的一场考验,想要跨越过去并不简单。

观察一些短视频平台可以发现,不少百家名师们的账号内容主要以讲座、节目切片为主,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上述观点:互联网科普对于他们来说门槛较高,只好用更简单的传统方式保持输出,但这无疑会在内容传播效果上打折扣。

秒懂百科为何能够收获百家名师们青睐?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,这个平台能够在不同环节上为前者提供创作与传播上的便利。例如,在前期内容选择方面,名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领域进行内容制作,并直接匹配到不同的话题词条之下,使内容创作更加“有的放矢”。体系化、系统化的内容矩阵则让他们的内容创作更具完整性,而非追热点式的碎片内容,从而沉淀出更长效的价值。 

「刘禅」词条秒懂百科视频

以纪连海与秒懂百科的合作为例,AI数字人纪连海背后的技术支持源于百度旗下的度加平台,其搭载了百度在数字人领域的前沿科技,以AI大模型、先进的生成式技术、自研影视级绿幕抠像算法和人物质感提升算法等“黑科技”为基底,实现高质量的数字人形象建模。

在高精度的数字人建模之下,纪连海等专家名师只需要打开度加剪辑App,通过录音口述文案的方式,就能自动生成一段数字人口播视频,并搭配效果优质的背景环境,给予用户高质量的观看体验。换句话说,不再需要搭棚、灯光、摄影,名师们只需要一个App和准备好的文案,就能生成一段优质的人像讲解视频。

在口播录制时,凭借语言大模型,度加剪辑App还能根据文案自动进行语义理解,为视频推荐生成匹配的图片和视频素材,让知识内容呈现更好的视频效果。

而这正回应了前文所述的名师们的困境——通过AIGC技术,秒懂百科能够降低内容生成的门槛,再依靠百度移动生态的强大影响力,为名师们的内容提供舞台。

这或许也让我们窥见了未来的新样貌。如果说电视媒介文化节目是科普1.0、短视频自媒体是科普2.0,那么科普3.0的时代或许就将由AIGC开启。借助AIGC工具,每一个拥有科普实力的创作者,都能实现高效多元的创作。  

AI纪连海数字人

借助科技的力量,名师们将能够回归《百家讲坛》时的科普状态:内容才是一切的本质。他们可以更大程度地减轻纷扰,专心于优质内容创作,让知识回归。正如前文所说,《百家讲坛》和名师们孕育了一种科普精神,如今,秒懂百科想做的就是让这种精神复兴。做科普不只是为了流量和利益,更是希望能够借助网络、借助技术,让优质内容重新走向大众。

可以预见的是,AI纪连海数字人只是一个开始,未来或许还有更多百家名师来到虚拟世界讲台前,曾经支持他们的是对于知识的热爱和对科普事业的热忱,现在,又多了一份来自互联网领先技术的加持与赋能。

借助AI等前沿技术,让我们重温那份来自科普的力量和那份属于知识的感动。

推广

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